"述而不作"什么意思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15 02:36:04

词 目 述而不作

发 音 shù ér bù zuò

释 义 述:阐述前人学说;作:创作。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,自己不创作。

出 处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。”

“子曰:‘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于我老彭。’”

语出:《论语·述而·第一》

历代注家对“老彭”的考证十分繁琐,而对当今普通学习者而言,老彭是谁已无关宏旨,重点了解前两句即可。这里只回答、解读第一句。

朱熹注曰:“述,传旧而已,作则创始”。对述、作二字的解释,各家一致。对全句的理解也无分歧,即孔子说自己只是传述或阐述旧的典籍和历史,而没有新的创作。还有一点大家看法亦同,此乃孔子谦辞。

孔子教弟子,删《诗》《书》,定礼乐,序《周易》,修《春秋》,实际上是述中有作。一方面,孔子本人执笔著书,如《春秋》和《易传》的部分篇章;另一方面,孔子的思想继往开来,自成体系,开儒学之先河。有学者认为,即使以西方哲学概念为标准,孔子在本体论、认识论以及伦理哲学、政治哲学等诸多方面也都有不朽建树。更多学者认为,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,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广泛而又深远的伟大篇章。愚以为,孔子发现的中庸之道是人间之大道、正道,它独具特色,不仅是一种方法论,更是一种世界观。

孔子为何“述而不作”,学者论述不多。钱穆先生继承古人说法,认为:“孔子有德无位,故但述而不作。”从客观情况说,春秋时代学在官府,除国家史官外没有私人著书立说的风气。按现代传播学理论分析,中国的文字传播萌芽很早,但发展缓慢,春秋时代仍以口头传播为主,文字传播至战国时代才蔚然成风。从主观情况说,孔子虽首创私学,致使学术下移,但他志在改造政局和培育弟子,晚年则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整理典籍上;也就是说,孔子从未想到过以文字形式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。

孔子没有什么专著,这确实会影响到后人对他的认识、分析和评价。倘若再对《论语》和《论语》类文献读不通,悟不深,则难免要贬低孔子了。十八世纪末、十九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《哲学史讲演录》中说:“在孔子的著作中,看不到什么思辨的哲学,因为他仅仅是一位重实践的政治